登革热
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“伊蚊”和“白纹伊蚊”叮咬传播。它还有两个小名叫做波尔加热、五天热,如其小名,它主要在高温气候出现,一般在4月-6月期间大肆游走在广东地区。
登革热的症状
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“花斑蚊”叮咬后,一般经过5-8天的潜伏期,突然发病。突然发热是本病的一大特征,不规则热或于发病2-4天后下降,经1-2天后再次发热。另一特征是痛,包括头痛、骨痛、肌肉痛或关节痛。
绝大多数病人于起病后3-6天还有皮疹出现,如对症治疗,一周可获康复,这是典型登革热。另一种表现病情较重,除上述症状外,病宥可发生皮肤大片出血、紫癜、鼻衄、呕血、黑便甚至脑出血,称为登革出血热。更严重者,皮肤冰冷脉弱,血压下降,病死率高,这类病人出现的是登革休克综合症。
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。患者在发病前1日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