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说,职业教育前景广阔,大有可为。前景如何阔?可为在何处?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受益人——学生,他们接受了职业教育,在年轻的视野和感知下,把职业教育的点滴熏陶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主张和职业蓝图,碰撞、融合、激荡、蜕变……他们才是点评职业教育最有发言权的群体。
张子君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的一名学生,她用自己的热爱和职业教育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,成功进阶出师,铺就在她面前的,是一条芳香扑鼻的职业人生路。
拉着一个大号的行李箱,辗转在去单位的各类交通上,张子君已经很熟悉去实习单位的路了。从岭南职院清远校区到广州黄埔区的实习单位有超过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,到单位后,子君给老师回复了一个报平安微信,然后开始她的实习生活。
一个喜欢斑驳色彩的文科生
过完这个学期,张子君就要毕业了,她的行李中放满了各类荣誉证书,还有一沓志愿者证、参赛证等,记录着她在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和成长的轨迹。
当被问到「当初为什么要选择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」时,她毫不犹豫的回答,「因为高中的时候喜欢化学」。
虽然是文科学生,但是一腔热爱让她无惧「文」与「理」的隔阂,在学校里她会花比别的同学多两倍的时间去学习、记忆理论知识,也喜欢在实验室专研操作。
「我很喜欢操作部分,有时候做实验,看着结果出来或者做滴定实验的时候,有五颜六色的变化,觉得非常有趣」。
张子君同学在提到专业实操的时候,会用「好看」、「神奇」、「有趣」等词语去形容它。
「我们实验室就在明德书院里面,宿舍和实验室很近,走几步路就到了,每天就可以多花些时间实训」。
作为实验室的「常驻人员」,子君和专业老师们也混的特别熟。
小时候子君常跟着妈妈上班,妈妈也是一位食品安全工作者,她觉得妈妈的工作就是能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。当真正进入学校学习以后,才发现这个专业「不简单」。
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专业
位于明德楼四楼的实训室宽敞明亮,在实训的教室里面,整整齐齐码放着各类的玻璃器皿、实验仪器。
移液管、烧杯等玻璃器皿上都做上了标签。「哪一个器皿是做哪一种检测,必须分得非常清楚」。
子君在实验室里开始忙碌起来,这次她要做的是黄瓜农药残留检测。
「黄瓜皮必须全部去掉,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」子君在干净的工作台上铺上了一层实验用纸,开始在上面利落地刨起了黄瓜,并切成小段。
「我们一般采用四分法取样,选中其中一部分……」。
子君从容不迫的进行着操作,每完成一项操作,她都要把台面收拾干净,再拿出下一项操作的器械,认真看标签,再进行操作。
「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十分细心,可能你一个小小的细节,就会导致他最后的检测结果有误差」。她专注地看着刻度,每一步骤都不敢怠慢。
完成实验后,她又认真的把每一项玻璃器皿都清洗干净,放置整齐,就像完成了一场郑重的仪式。
「我以前脾气比较暴躁的,在添加样本时候会想大勺大勺的放进去,就会撒的到处都是,这在比赛中都是扣分项」。而现在的子君测量样品重量的时候,一点一点的加入,一滴不撒的把电子天平数据定位在了刚刚好的位置。在学习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后,子君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。
「我有自己的节奏」
2022年年初,广东气候异常寒冷,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-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也在这个时候举办。
「我三年都参加了这个比赛,因为两年来都是拿的二等奖,所以就是想要有一个突破」,子君回忆当时参加比赛初衷如是说。
比赛前夕,自带的玻璃器皿被打碎;场次抽签时抽到早上第一个场次等插曲,给参赛二人组带来了一定的压力。
「那天我们五点钟起床,天气非常冷,因为穿着实训服,里面不好穿太多衣服,在赛场上手都是抖着的」。
尽管这次比赛对于子君来说有诸多不利因素,也承受了一定的心理压力,但是她还是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完成了所有的操作。
实操场次的比赛后,领队老师们带着参赛同学们吃好吃的并及时开导,在大家调整好心态后,又从容不迫的参加了第二天的理论赛事。
最终张子君小组以83.8的高分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一等奖。
当问到「如果比赛时看到其他组已经开始操作后面的步骤时,会不会慌乱」时。子君说:「不会的,因为我有自己的节奏」。
三年的参赛经验,也让子君有了更足的底气,她说「参加了比赛,会让自己在专业实操方面会更专业、更严谨,到企业实习以后很多东西就不用师傅再去带一遍了。」
挑起舌尖上的安全担当
在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前面,一般人会被包装吸引,但是子君会觉得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更有吸引力。
「配料表的话就是添加量比较大的在前面,添加量比较少的就在后面」子君说,学了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后会对产品有一个理性的选择。
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,子君发现企业在国标之上还有一套更加严格的内控标准。
到企业实习以后,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,面临的问题会比在学校时候多很多,有时候还要面对供货商的质疑。
「到企业之后,这个心就会跟着一起严谨起来,细心起来,责任感也会上升。在工作中会想:‘这个有问题了,那我如果检测出来了,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,没有卖到人们的手上,就不会有问题’」。
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,在面对质疑时候,即使要加班,她也会不厌其烦的多做几次检测,用结果说服对方,才能把不合格的产品挡在投放市场之前。
「细心」、「专业」、「精益求精」是子君经常说的几个词,对于食品质量的标准她也时刻记在心中,回到学校后她也常和师弟师妹们这么说。食品质量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,而张子君和她的同学们,也将带着这份责任,做好大家「舌尖上的安全守卫者」。